(通讯员 薛彦庆)日前,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《中国科协关于命名2021-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》(科协发普字〔2022〕12号),我校通信馆经过初评、终评和公示等程序,成功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,同批被命名的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、中国科学技术馆、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场馆,这是通信馆自创建以来斩获的首个国家级荣誉。
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中国科协为贯彻落实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(2021—2035年)》,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科普工作的积极性,发挥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,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,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、群众化、经常化,助力实施“科教兴国”战略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而设置的。
通信馆建成开放以来,依托学校信息科学技术学科特色,在学校党委和校领导的指导下,深入落实“立德树人、文化育人”的根本任务,认真遵循“教研统一、开放办学、人文与科学并重”的西邮理念,积极探索“产学协同、科教协同”的西邮特色,以“赓续红色血脉、弘扬通信文化、服务社会大众、普及科学知识”为基本导向,助力形成我校“知识探究、能力建设、人格养成、红色基因”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。
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,目前通信馆总建筑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,共有序厅、电报电话交换厅、有线及光纤通信厅、无线及移动通信厅、数据通信及互联网厅五个大型展厅,收藏有《HJD04D程控交换机》、《磁石式人工交换机》、《862型步话机》等各类藏品300余件。开馆至今,通信馆科普受众达万人次以上,每年有近40个团队、5000多名师生及社会人士走进通信馆,参加科普体验等活动。为提升服务师生、面向社会的科普能力,通信馆组建了包括专家学者、科普讲师、学生志愿者在内的近50人的科普团队,专业领域涵盖通信与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网络安全、电子工程、艺术设计等,可综合专业性、趣味性、艺术性等多角度为参观者提供专业讲解。通信馆大力开展“走进通信馆”“爱上通信馆”“我看通信馆”“通信馆之友”等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,重点举办的“世界电信日暨国际博物馆日”“中国通信学会5G科普行—陕西站”“建党百年•红色通信”图片展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,被中央级媒体广泛报道。通信馆还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走进通信馆,与师生和来访观众开展面对面学术交流和艺术探讨,进一步助推校园浓厚文化育人氛围构建。通信馆还创建了官方网站、制作了在线VR展厅、录制了《通信原理》等视频公开课,通过网络课堂和线下游览,带给观众沉浸式的参观体验,显著提升了学校通信馆的服务能力和社会美誉。如今,通信馆已成为学校对内育人、对外展示的靓丽文化名片。
通过长期科普实践,通信馆荣获了“陕西省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”等奖项,并先后获批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会员、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教育基地、中国通信学会科普教育基地、全国高校博物馆专项计划—“高校博物馆100计划”、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、陕西省电子信息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、陕西省通信学会科普教育基地、陕西省通信学会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会员单位,中国电信、移动、联通、铁塔陕西分公司红色文化教育基地,西安邮电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荣誉称号。
此次入选第一批“全国科普教育基地”,既是中国科协对学校通信馆科普教育工作成效的认可,也是对学校整体文化育人工作的充分肯定。通信馆将以此为契机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按照《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与认定管理办法》,因地制宜,再接再厉,全面提升科普软、硬实力,与社会各界有机联动,不断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,推进新时代科普工作模式转型升级,为学校建设成为“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邮电大学”和打造区域特色文化育人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(供稿:图书馆)